平罗四中自建校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争一流 强素质 树形象 创品牌”的办学目标,按照“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 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想,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学校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规范完善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工程,在打造“数字化校园”品牌方面取得了可喜得效果。
为了深入落实宁夏建设全国“互联网+教育”示范区部署,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我校“互联网+教育”应用能力,根据平罗县“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互联网+教育示范校的建设工作。
主要工作如下:
1.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我校网络外网目前采用1G光纤接入,实现了校园网络(含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42个教学班中全部配备了交互式一体机,目前建有理化生实验室共11间、音乐美术室各一间,地理历史室各一间,均实现多媒体交互式教学。同时建有5间计算机网络教室(每室56台计算机),1间五机位录播教室和2间三机位专递课堂主讲教室(与历史地理一室多用)。另外建有VR虚拟实验室1间,AI创客教室1间,机器人教室一间,智能笔教室2间。教师办公用计算机也人手一机。
2.推动网络资源、学习空间创新应用。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人人通,为创新素养教育与学科深度融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宁夏教育资源云平台”为依托,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和自主筛选、加工、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在对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基础上,督促每位教师开通个人空间主页,展现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并及时统计教师利用网络从事教学活动的频率、课件使用效果和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资源的数量,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统计分析,教学资源收集、大数据分析为学校教学活动提供技术条件支撑。
3.丰富学校校本资源,加强网络资源共享。
资源建设全员参与,共建共享。每一位教师都是校本资源的建设者和使用者,要求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优秀教案、课件、论文、录像课等教育资源及时上传至教育云校本资源库,并在课堂中随时调取各类教育云共享资源。教研组组长对本学科资源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分工,并定期评估,对较好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上传到资源库中。在教学过程中,学校鼓励每位教师利用好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库中丰富的教学资源。
1.加强实践活动教学,提升创新探究能力。
VR虚拟实验室、AI创客教室、机器人教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天地,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体验创造实践的快乐,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品质和勇于创新的行为意识,最终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针对VR综合实验室,AI创客教室学校要求每学期每班每学科最少进行1次实验课体验,并且纳入教师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考核。同时,成立了VR实验社团和AI创客社团,每周五开展社团活动。
学生将通过VR技术进入一个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环境,可以动态的进行交互式操作与体验学习,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很多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不能实践的知识问题在VR虚拟环境中得到解决、融会贯通,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解决了问题;学生在AI创客教室里利用人工智能教学软件自行设计课程和程序参与竞赛,通过传感器的搭建、电路制作实现了创新制作,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素养。
以实践活动为培养目标,以兴趣为导向,基于项目、主题或任务成立机器人教学社团,每周五开展活动,运用、整合学科知识,开展开放性创新设计和动手实践,体验创造实践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品质和勇于创新的行为意识。
2.强化智能评价分析,把握精准教学。
智能笔教室,具有强大的统计和反馈功能,能精准掌握学情,及时进行反馈、诊断,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推动了我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师、教研组精准教学、教研的强大助力。学校要求每学期每班每学科(文化课)最少进行1次智写笔课教学,纳入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考核。
“数字化课堂观察系统”,及时采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等进行大数据分析。学校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的公开课、优质课、汇报课、示范课等必须在录播教室或智能笔教室内进行,相互评价、自我反思评价,形成分析报告自我评估,上交教导处。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和管理功能,将获取的观察信息处理为可视化图形,为课堂诊断提供定量的科学论据,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变革顺利推进,真正做到人工智能“增效减负”的作用。
三、发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优势。
1.构建多元培训方案,提高教师应用能力。
结合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1)专家培训。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或线上培训的形式邀请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或对学科骨干进行信息素养培训。
(2)校本培训。利用本校的信息技术力量,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坚持每月一次对全校教师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3)互助培训。鼓励教师定期通过教研、团队活动等自主方式进行自我或者同伴互助学习, 共同探讨和解决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实际问题。
2.以信息2.0能力测评为依托,促教师专业成长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讨,制定《平罗县第四中学教师信息2.0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规定测评内容,提出测评要求,细化工作安排,确保测评活动顺利推进、有序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在实施过程中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将技术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工作的开展,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优化了教育教学方式,改善了教育教学行为,提升了教通过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助推教师成长
为发挥名师引领作用,促进教师成长,学校成立“仇书记,耿雨晨、徐娟,马静燕、黄丽君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共享交流为重要方式,网络研讨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为全体教师树立了榜样,加速了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
四、重视“互联网+”学校党建思政建设。
1.实施书记项目开展凝心聚力工程。
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开展以信息化研修团队建设为抓手,凝聚人心,形成团队教育合力,积极推动爱国主义和劳动实践教育,全面落实了党支部对教育教学全面领导和监督责任。
通过开展党建引领互联网+教育应用团队建设,切实压实校本课题研究活动,在校级领导、部门领导、教研组长、党员骨干教师的牵头下成立各类信息化创新素养团队,其中互联网+创新素养背景下的养成教育团队,数字教材创新应用团队,“互联网+高效课堂探究”团队,互联网+学生自主管理团队,互联网+爱国主义与学科教学融合团队,“洋葱数学”应用团队,互联网+思维导图应用团队,“互联网+创新素养领航团队”,体教融合与特长展示团队,互联网+艺术创新应用团队,信息技术助力科技创新应用团队已初具规模,扎实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实施书记项目开展“互联网+课程思政”多学科融合教学团队建设。
在书记的带领下,在优秀青年教师冶小英的组织下,团队定期开展系列活动。一是认真组织成员加强理论学习,落实课程育人目标,扎实推进“三进’工作;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不断提高成员的理论修养,牢牢把握学科教育的新理念、新改革、新实践。二是研究新时期思政课堂教学,形成特色教学风格。通过公开课课、听评课等活动,为教育教学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以课题为载体积极组织研讨,在研究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形成具有学校思政课程特色教学风格。三是积极搭建活动平台,拓展交流空间。团队通过在线课堂、宁教云、合作体交流学习平台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送课、观摩、交流活动,真正起到促进教育均衡,发挥优质资源共享的引领示范作用。
五、实施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
在宁夏教育云的支持下实施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深化教育治理大数据整合应用,实现决策支持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教学分析及时化、社会服务多样化。
1.有效利用电子班牌,提升师生素养展现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班牌(电子班牌)是一个基于云校一体化、云端一体化的智能终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班级文化、课表、考勤、评价、通知等综合性班级信息展示和查询的窗口,学校要求各班级整合视频、图片、文字、数据等各种多媒体资源,展示学校历史、文化底蕴、校园风貌、师生风采等,及时的宣传学校、宣传老师,本学期开展了一次电子班牌设计评比活动,以更为丰富立体的方式将信息传播取得了理想效果。
2、充分发挥智能演播室功能,提升学校综合能力。
智能演播室集学校录播教室、智慧课堂、道德讲堂、家长学校、报告厅、演播厅于一体的大型演播室。本学期我校前后开展了校园文化艺体节展演、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家长学校培训活动,并承担了多次县级公开课、汇报课、培训会,大大的提升了我校的综合能力。
3.实施智能化安防,助力平安校园。
为进一步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改善原有视频监控交换机运行缓慢、图像存储内盘不足、视频图像清晰度低等状况,保障学校师生和校园财产安全,学校对原有视频监控进行安防改造,实现了校园监控无死角全覆盖,一键式报警。全天候监控学校各个角落的即时动态,随时掌握各校安全状况,随时调取监控录像进行分析处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整改,进一步推进和谐平安校园建设。
4.保持多媒体教学常态化,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自然化。
积极推进互联网+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保持多媒体教学常态化。用好网络阅卷、组卷系统,实现阅卷智能化、组卷便捷化,提升教师教学研究、成绩分析能力和教学效率。强化智能阅卷数据分析,辅助决策,为个性化教学提供精准大数据支持。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